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建党百余年

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

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善金融监管体

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

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善金融监管体

  • 多少分但是

    234234 阅读量:34324234

  • 多少分但是

    234234 阅读量:34324234

查看更多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李扬谈金融信号: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

  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全球经济呈明显下行趋势。经济是肌体,金融是血脉,两者共生共荣。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,金融应该发挥哪些重要作用?金融业如何迎接新挑战,抓住新机遇,以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?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。

    阅读量33689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效果待观察

   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日前一致同意寻求实现2%的平均通胀长期目标,以应对美国经济结构性变化新挑战。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意味着美联储将更长时间维持宽松货币环境,但能否实现通胀目标仍然存疑,是否会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也值得观察。

    阅读量33808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内蒙古金融圈人士大变动 中西部金融开启刮骨疗毒

    继前段时间山西金融圈人士集中调整,开启山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金融圈的深化改革之路后,内蒙古也在近日连续变动内蒙古地方性银行的高管,开启改革之路。

    阅读量30822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:做好自己的事应对世界变局

   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何判断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?面对大变局,应如何应对?围绕上述热点话题,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。

    阅读量31245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⑨LPR比国债收益率更适宜作为中国贷款利率定价基准

    由于债券和贷款的定价方式不同,国债收益率更适宜为长期债券收益率提供参考,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,也都未将国债收益率作为贷款利率的主要参考基准。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,与美国存在较大区别,因此更不宜以国债收益作为贷款利率参考基准,而以LPR作为贷款定价参考基准较为适宜。

    阅读量34300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成本将大幅提高

    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修订后的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》,并提升文件效力层级。文件对与金融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权利作出了规范,在公平交易权与自主选择权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,丰富并优化了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方面的条款。文件还明确了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法律责任,以解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违法违规成本较低的问题。

    阅读量30403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社融超预期增长,增速或迎拐点 ----2020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

    2020年8月新增社融3.58万亿(前值1.69万亿),新增人民币贷款1.28万亿元(前值9927亿),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3.3%(前值12.9%),M2同比增长10.4%(前值10.7%),M1同比增长8%(前值6.9%)。

    阅读量31009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⑧实证检验证明LPR改革有效提升了利率传导效率

  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使用2015年7月以来对所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近70万条微观数据,通过随机效应面板回归和断点回归两种方法,对LPR改革前后贷款利率变化情况作了实证研究。结果显示,LPR改革有效地促进了贷款利率下行,且贷款利率在LPR改革前后存在明显的断点,充分验证了LPR改革提升利率传导效率的政策实效。

    阅读量28063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 投资有望继续回稳向好

    近期,投资增速持续回升。其中,7月份增长6.7%,8月份增长8.4%,已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。对此,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,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发力,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恢复,投资增速逐月回升向好。接下来,随着中央预算内投资、专项债券、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陆续下达,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情况持续好转,投资有望延续回稳向好的总体态势。

    阅读量28547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⑦​推进LPR改革比完善FTP要先行

    首先,在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,银行通过资产扩张创造存款货币,贷款利率影响存款利率。按照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黄金法则,均衡的贷款实际利率(贷款的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)应等于资本的边际回报率,也就是与经济增长率接近。因此,贷款利率的均衡水平实际上主要由经济基本面决定,在贷款利率确定后,银行再通过信用货币创造和市场竞争形成均衡的存款利率水平。

    阅读量29272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⑥LPR报价机制不易被操纵

    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后,由报价行报价形成,与LIBOR相似。但与LIBOR相比,LPR报价机制合理、监管主体明确、考核机制健全,不易被报价行操纵。

    阅读量30699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⑤LPR以MLF利率为基础加点形成

    LPR改革后,由报价行在MLF利率上加点报出。虽然MLF在银行负债中占比不高,但ML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,代表了银行体系从中央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资金成本,适合作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。

    阅读量26925
首页 上一页 6869707172 下一页 尾页

共101页,1210条新闻

金融研究

毕马威重磅发布《202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》

阅读量7609

毕马威中国6月16日发布《202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。这份银行业年度调查报告迄今已迈...

  • 市场经济是财富增长和人类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

    人类在历经几百万年漫长的采摘和狩猎的原始部落时期之后,便跳跃式地进入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自然经济传统社...

    阅读量19110
  • 信贷腐败治理本质是金融体系的一场自我革命

    在金融体系的庞大版图中,信贷业务犹如血脉,支撑着经济的循环与发展。然而,当下信贷腐败却如毒瘤般侵蚀着...

    阅读量324948
  • 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是农商行改革的最终方向

   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中,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正逐渐成为农商行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最终目标,这一趋势在...

    阅读量473455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李扬谈金融信号: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

  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全球经济呈明显下行趋势。经济是肌体,金融是血脉,两者共生共荣。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,金融应该发挥哪些重要作用?金融业如何迎接新挑战,抓住新机遇,以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?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。

    阅读量33689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效果待观察

   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日前一致同意寻求实现2%的平均通胀长期目标,以应对美国经济结构性变化新挑战。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意味着美联储将更长时间维持宽松货币环境,但能否实现通胀目标仍然存疑,是否会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也值得观察。

    阅读量33808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内蒙古金融圈人士大变动 中西部金融开启刮骨疗毒

    继前段时间山西金融圈人士集中调整,开启山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金融圈的深化改革之路后,内蒙古也在近日连续变动内蒙古地方性银行的高管,开启改革之路。

    阅读量30822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:做好自己的事应对世界变局

   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何判断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?面对大变局,应如何应对?围绕上述热点话题,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。

    阅读量31245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⑨LPR比国债收益率更适宜作为中国贷款利率定价基准

    由于债券和贷款的定价方式不同,国债收益率更适宜为长期债券收益率提供参考,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,也都未将国债收益率作为贷款利率的主要参考基准。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,与美国存在较大区别,因此更不宜以国债收益作为贷款利率参考基准,而以LPR作为贷款定价参考基准较为适宜。

    阅读量34300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成本将大幅提高

    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修订后的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》,并提升文件效力层级。文件对与金融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权利作出了规范,在公平交易权与自主选择权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,丰富并优化了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方面的条款。文件还明确了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法律责任,以解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违法违规成本较低的问题。

    阅读量30403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社融超预期增长,增速或迎拐点 ----2020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

    2020年8月新增社融3.58万亿(前值1.69万亿),新增人民币贷款1.28万亿元(前值9927亿),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3.3%(前值12.9%),M2同比增长10.4%(前值10.7%),M1同比增长8%(前值6.9%)。

    阅读量31009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⑧实证检验证明LPR改革有效提升了利率传导效率

  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使用2015年7月以来对所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近70万条微观数据,通过随机效应面板回归和断点回归两种方法,对LPR改革前后贷款利率变化情况作了实证研究。结果显示,LPR改革有效地促进了贷款利率下行,且贷款利率在LPR改革前后存在明显的断点,充分验证了LPR改革提升利率传导效率的政策实效。

    阅读量28063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 投资有望继续回稳向好

    近期,投资增速持续回升。其中,7月份增长6.7%,8月份增长8.4%,已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。对此,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,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发力,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恢复,投资增速逐月回升向好。接下来,随着中央预算内投资、专项债券、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陆续下达,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情况持续好转,投资有望延续回稳向好的总体态势。

    阅读量28547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⑦​推进LPR改革比完善FTP要先行

    首先,在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,银行通过资产扩张创造存款货币,贷款利率影响存款利率。按照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黄金法则,均衡的贷款实际利率(贷款的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)应等于资本的边际回报率,也就是与经济增长率接近。因此,贷款利率的均衡水平实际上主要由经济基本面决定,在贷款利率确定后,银行再通过信用货币创造和市场竞争形成均衡的存款利率水平。

    阅读量29272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⑥LPR报价机制不易被操纵

    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后,由报价行报价形成,与LIBOR相似。但与LIBOR相比,LPR报价机制合理、监管主体明确、考核机制健全,不易被报价行操纵。

    阅读量30699
  •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

    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增刊专栏 | ⑤LPR以MLF利率为基础加点形成

    LPR改革后,由报价行在MLF利率上加点报出。虽然MLF在银行负债中占比不高,但ML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,代表了银行体系从中央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资金成本,适合作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。

    阅读量26925
首页 上一页 6869707172 下一页 尾页

共101页,1210条新闻

  • 简介
  • 投稿启示
  • 隐私保护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广告服务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品牌联盟
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